台中花博外埔園區「樂農館」去年9月由馬鳴國小學生在館內種下水稻,近期結成結實纍纍的稻穗。台中市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花博發言人黃意涵、水稻養育職人賴來安、以及花博吉祥物虎爸今天一起歡陶瓷茶壺喜收稻茶具推薦。市府表示,期盼藉此活讓更多人瞭解農業及糧食的重要性,也進一步鼓勵更多青年朋友返鄉參與農業發展。
樂農館稻田首次收成,水稻養育職人、后里區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賴來安示範水稻收割技巧,俐落迅速的割稻動作,迎來現場遊客熱烈掌聲。接續帶領現場貴賓以及虎爸一起綑稻桿,許多遊客開心下田體驗,感受豐收的喜悅與土地的溫度。
陶瓷茶具如何清洗?
剛買的新陶瓷茶具記得都要清洗消毒,去除新壺的土味,可以用煮的方法利用沸騰高溫來消毒,裝一鍋乾淨沒有異味的清水,把茶壺放入水中,開小火煮沸,再放入一些茶葉,而煮壺火力不可過猛,建議半小時即可,而後將陶瓷茶具取出用清水清洗乾淨,別讓煮過的茶渣留在陶瓷茶具內,清洗乾淨後即可放在無異味的地方晾乾。第二種方式,可用食用醋浸泡,有利於溶出大部分的鉛;洗滌的時候用溫水然後加點洗滌劑,用海綿或軟布擦試,再用清水清洗,然後用軟毛巾擦拭乾淨,切記不要用粗糙的刷子或洗潔布刷洗,避免損傷陶瓷茶具的釉面,產生刮痕。
陶瓷茶具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茶垢,若有茶垢可以用家中的餐洗淨來清洗,在需要清洗的時候可以取適量的餐洗淨直接塗抹在陶瓷茶具的內壁上,特別是沾有茶垢的部位,塗抹後等待一下,然後用力搓一下,這樣就能把陶瓷茶具上的茶垢弄下來,最後再用清水把它沖洗乾淨就完成了。或者可以用家中常用的鹼麵來清洗,在清洗的時候,可以先用流水把陶瓷茶具的內壁打濕,然後再取適量的鹼麵直接塗抹在陶瓷茶具的內壁上,用手反复揉搓,這時就能發現陶瓷茶具上的茶垢會自然脫落,最後再把它放到流水下沖洗乾淨就可以。
而陶瓷茶具發黃怎麼辦呢?可以使用家中的食用鹽來清洗,清洗的時候可取適量食用鹽直接塗抹在發黃的地方,然後在打濕以後的陶瓷茶具內壁上用毛刷反复刷動,可以讓沾染的黃色茶垢盡快脫離,最後再放入一些清水,把陶瓷茶具的內壁清洗乾淨。還可以使用白醋來浸泡,因為擁有腐蝕性的白醋,能促使陶瓷茶具上發黃的茶垢被分解,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白醋直接放入的發紅的陶瓷茶具中浸泡半小時到一小時,然後再用手搓洗它的內壁,隨後放入適量清水,把陶瓷茶具洗淨,就會發現它表面的黃色茶垢已經消失了唷!
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表示,水稻是台灣重要的糧食作物,早期全台的栽植面積有80萬公頃,後來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種植面積慢慢地減少,現今台灣農業多已機械化,然而有些土地由於機具操作不易,傳統的技術也必須傳承,像是從插秧到收割這些都是農民朋友十分熟悉的栽種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都具有技巧。
后里青農聯誼會會長賴來安表示,這次在樂農館內所種植的水稻屬於台中192號品種,抗病性好,他從農30年時間,第一次在室內管理水稻和收稻,真的是十分特別的經驗。